何寶宏(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表示:“未來5-10年,我國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機遇期,從產業側來看,5年之后平臺化產業體系將初步形成;從應用側來看,5年之后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將初步形成。”
萬物皆數據,數據皆生產要素
何寶宏表示,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下簡稱《意見》)中,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為要素之一。《意見》明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所有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在為數據有效的流通奠定基礎,最終都在為數據“打工”。數據正在處于資產化和證券化階段。
數據中心是下一波技術創新的制高點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新基建政策的推動,未來數據中心仍將快速發展。何寶宏認為——
1、從規模來看,數據中心總體建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同時邊緣數據中心興起也將與大型數據中心協同發展;
2、從性能來看,數據中心朝著高密度、模塊化、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3、從網絡來看,數網協同、無損網絡、三網合一將成為新的技術發展趨勢。
總體來看,數據中心朝著更高效、更智能、更快速、更靈活的方向發展。
云計算正在走向普惠階段
云計算是一種新型的基礎設施,先進的生產力的代表,目前已經進入了普惠的初級階段,它的快速發展將會逐漸縮小社會的數字鴻溝。何寶宏預測,接下來的十年,云計算將會改變應用的生態。云計算的快速發展,會提升我國的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發展水平,未來國家在GDP衡量之中,會用用云量、算力來衡量數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然,目前云計算也面臨著節能、中立、監管等問題。
區塊鏈是距離數字經濟最近的新基建
區塊鏈以其分布式賬本、分布式共識和智能合約等特性,成為了距離數字經濟最近的新基建。區塊鏈的創新亮點在于能夠在使用它的各方之間實現信任自動化,也即區塊鏈可以把信任編程,把信任進行物化、機器化。這種嵌入式的信任允許消費者、企業和政府自動化管理任何交易關系的方式。基于區塊鏈的信任經濟所能創造的機遇正在到來。區塊鏈技術目前正處于產品化和服務化的過程中,從消費區塊鏈向行業區塊鏈階段過渡,已經在民生、身份認證管理、司法、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