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為了幫助業內從業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實現“碳中和”,中國信通院云大所數據中心部副主任王月,三峽集團大數據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超,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專家級規劃師李勇,阿里巴巴集團高級技術運營專家程明,北京中科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高級工程師徐銳,隆基新能源相關負責人武縣利,數薈資本創始合伙人蔡中美等人在中國IDC圈副總經理劉源的主持下,針對數據中心在實現“碳中和”方面可以做出哪些貢獻,展開深入的交流及探討。
近年來,為了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各國攜手致力于碳中和工作。2020年12月16-18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我國政府提出2021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位列其中,重申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強化能源配套機制”的要求。其中,包括探索建立電力網和數據網聯動建設、協同運行機制,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用電成本;引導清潔能源開發使用,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節能技術;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數據中心節能和綠色化改造等主要任務。
基于上述政策,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是新基建政策落地的重要方向,亦是實現“碳中和”的必然趨勢。
中國信通院云大所數據中心部副主任王月針對綠色數據中心相關政策進行了深度解讀。近期,我國宣布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此,王月表示,從全球層面看,碳中和是大趨勢,從國家層面看,我國將會進一步出臺相應政策,提高各行各業碳排放要求。她認為,數據中心加快綠色發展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刻不容緩。
王月指出,國家和地方持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引導數據中心綠色發展,對數據中心PUE提出了明確指標,如北京上海提出新建大型數據中心PUE不高于1.3,數據中心一直在加快綠色化發展,不少優秀數據中心獲得了數據中心綠色等級4A、5A級,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王月認為,隨著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政策及地方政策的逐步推進,未來,數據中心在降低PUE的同時,可通過自建或采購可再生能源電力、購買綠電證書、碳排放交易等手段加快實現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節能增效是關鍵
阿里巴巴集團高級技術運營專家程明表示,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發展理念的重大變革。數據中心行業可以提前謀劃、統籌考慮碳排放權、綠色數據中心評價、用能權、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相關工作。碳減排工作將會推動數據中心行業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優化用能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并將會促進數據中心行業在未來參與到電力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中去,提升高滲透率下的新能源消納能力。
同時,程明認為數據中心行業做好碳中和工作,需要建立相應的碳排放核算及碳中和計算標準。一是開展碳盤查,核算碳排放量,發掘減碳空間,摸清家底,厘清目標,為后續采取減碳措施以及碳抵消打下基礎;二是節能增效,利用技術措施、管理措施等減少碳排放,將碳排放降低到當下經濟和技術可行范圍內的最低值;三是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國際通用措施包括購買碳減排量或綠電(含綠證)、投資可再生能源以及植樹造林等。
綠電證書及CCER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專家級規劃師李勇博士基于對目前政策市場情況的調研,從應用者的角度,認為目前對于數據中心行業而言,國內的電力交易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有待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出臺。但企業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從能源供給側提前布局可再生能源產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可能會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展望未來,隨著國家“碳中和”路徑的實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采購和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相關政策應該會持續更新,市場機制逐步完善,這也是數據中心實現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標和“碳中和”目標最有可能的路徑之一。同時,針對數據中心行業,“能耗指標”及“碳排放指標”將會成為未來數據中心行業競爭的核心資源。
零碳數據中心是趨勢
三峽集團大數據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超表示,隨著“云物大智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三峽集團數字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根據三峽集團公司數字化升級轉型、建設智慧三峽的目標要求,利用集團公司在三峽清潔能源優勢和場地區位優勢,開展高性能、綠色大數據中心建設。他表示,數據中心是未來為數不多能源消耗占社會總用電量比例持續增長的行業。因此,數據中心行業需要積極踐行碳中和,對于我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意義重大。
據曾超介紹,三峽東岳廟大數據中心不僅在建造過程節能、自然冷源和制冷技術、AI智能控制調優等傳統節能技術上設計,更從綠色能源作為數據中心傳統能源的替代上從根本上實現了0碳綠色數據中心目標。同時,曾超表示,下一步三峽集團會按照數字化轉型戰略的規劃,在其所投運的眾多巨型水電站及新能源電站周邊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引領國內領先的0碳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并積極探索儲能技術落地,帶動其他非綠色能源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綠電應用、提高能效,有助于實現“碳中和”
北京中科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徐銳認為,現階段數據中心產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由此帶來了巨大的碳排放壓力。徐銳以降低碳排放為切入點對零碳排放大數據產業園進行了分析,他表示,數據中心生產的碳源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是建設過程中的碳源,第二是運營過程中的碳源。“其中運營部分的碳排放,由運營IT設備、空調和配電設備損耗三方面構成。以合盈數據的懷來項目為例,占地1000畝,規劃10萬架機柜,當運行達到設計容量時,其整個園區的碳排放量約157萬噸,碳排放量還是很大的。”徐銳強調。
圍繞上述情況,徐銳認為產業園可以采用建筑設計節能、余熱回收節能、制冷設備節能、效率節能等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在項目內更多的應用綠電。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中就充分利用了張家口當地充足的風力及太陽能資源,實現綠色能源的本地消納,對零碳大數據中心的實踐進行了創新探索。
電力脫碳有效推進“碳中和”
隆基新能源相關負責人武縣利認為,數據中心可從電力脫碳、終端電氣化+清潔化、節能提效及排放綠化等四大層面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他表示,企業可通過儲能系統、光伏(及特高壓實現電力脫碳;通過裝配式建筑、氫能燃料電池等實現終端電氣化、清潔化;在零碳電力完全滲透前,通過技術手段降低設備運行對電力的消耗,也可達到減排效果;通過生物塑料、塑料回收等行動實現排放綠化。
據武縣利介紹,隆基已與騰訊、阿里巴巴等數據中心相關企業合作,為以上企業提供光伏能源綜合服務,“隆基為數據中心行業實現碳中和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可以將企業的閑置場地如屋頂、停車廠等變為一座座小型綠色發電廠,讓企業使用光伏能源獲取滿足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電力。”武縣利指出。
綠色化、低能耗將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青睞
數薈資本創始合伙人蔡中美從投資方的角度簡析了資本對于數據中心“碳中和”的看法,他認為,從投資方角度出發,對于數據中心“碳中和”更多地關注產業協同、政策導向及未來發展的整體趨勢。同時,蔡中美指出,投資者對于可持續發展及社會責任也持高度關注的狀態,能做到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及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而“碳中和”的提出也恰恰符合了投資者的傾好。
蔡中美表示,無論是哪種技術,真正應用到數據中心后,能為數據中心的“碳中和”帶來良好的推進的作用,就是值得投資的好技術,同時他表示,對于資本來說,會更多地關注政策導向下,數據中心綠色化產業的發展方向。蔡中美認為,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是必然的趨勢,在未來,對于綠色化,低能耗的技術及數據中心肯定會更受資本方的青睞。
小編認為,數據中心“碳中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條路上會有很多的難題與險阻,但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碳中和”這條路“路長且阻 行則將至”,相信通過IDC產業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數據中心必將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