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智能化系統設計和施工中要求采用成熟、先進的技術,系統主要性能指標要達到國內先進水準。以經濟實用性為原則,充分考慮初始一次性投資的規模并使系統今后運行時的成本最小化,達到較高的性能價格比。系統配置要適合園區客戶定位的使用要求,從而創造高效、舒適、便利的環境,達到安全、舒適的目的。
其工程遵循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整個系統要具有較高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錯性。要求園區的弱電系統通過有效系統集成達到事件的快速處理。
1、綜合布線系統
辦公樓的數據、語音均采用非屏蔽六類布線系統,設計為分層星型拓撲結構,所有產品除在建筑物內的干線及水平線纜外,均應是模塊化設計,只要變換跳線即可完成語音、數據從任何一個信息點到中心的連接。
2、計算機網絡系統(無線網絡覆蓋)
計算機網絡系統需提供遠程連接的VPN 和INTERNET的接入,同時要考慮無線網絡覆蓋和IP 電話的應用。
辦公樓計算機網絡建設智能化專網、自用辦公局域網、自用電視點播網三套物理獨立有線網絡。
無線網絡選型:瘦AP,即AP+控制器架構。
在辦公區域、公共區域和配套商業區域設置無線網絡系統,無線網絡遵循IEEE的802.11b,802.11g或以上兼容協議,傳輸速率至少達54Mbps。
3、程控電話交換機系統
初步規劃在商業各門面和園區辦公區域配置模擬分機,10%數字模擬中繼。
4、無線對講系統
項目采用2套中繼臺,設置4個獨立信道,供園區保安、工程、保潔人員及緊急情況下使用,保證各部門工作信號不會混亂。
5、有線電視系統
根據上海東方有線數字電視建設方案,系統建設為雙向電視系統,其中廣播電視部分為860MHZ傳輸系統,點播部分為IP 網絡系統。
無電視末端點位的區域,電視信號及點播網絡只設計至樓層井道,內部由租戶自行分配。
電視機房至樓層箱的干線電纜:由上海廣電部門提供設計,智能化專業負責管路統籌。
頂層預留衛星天線基座及預埋管,并在合適位置預留電視機房。
6、背景音樂和緊急廣播系統
背景音樂系統能夠對整個建筑群的各個功能區的背景廣播、緊急廣播和尋呼廣播的要求,為了便于集中管理,系統采用數字式廣播。此系統不僅可以播放優美的背景音樂,還可以優先完成通知廣播,當發生火警及緊急情況時完成緊急廣播自動切換等功能。
背景音響音源與消防廣播音源分設,并且可以對部分公共場所,如大堂、會議廳、多功能廳等進行音量調節,由功放和揚聲器完成聲音播放。
7、多媒體會議系統
根據建筑結構以及園區的總體定位模式,結合園區管理方及公共租賃會議廳對會議系統的不同需求,多媒體會議會議系統分別設置顯示系統、擴聲系統、會議系統、攝像系統、遠程會議系統、信號系統、集中控制系統等供建設方對不同類型會議室的功能性選擇。
8、信息發布及多媒體查詢系統
系統采用B/S架構,使管理平臺與服務器相對分離,用戶只需通過互聯網或內部專用網登陸服務器端即可完成內容設計并發布,節目通過網絡傳輸到各播放端,進行本地播放。同時預留和園區智慧平臺對接接口。
9、智慧服務平臺系統
智慧服務平臺以互聯網+智慧綜合商業為目標,結合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云計算、電子支付等技術不斷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高商業體的多元經營,為入業主、商家和物業服務管理公司搭建一個共享交流平臺。整個平臺提供包括生活服務、行政服務并整合物業管理、商業店鋪管理,使各方使用者能夠在平臺上享用一站式的服務,同時實現智能化的聯動控制。
10、企業云計算機平臺
系統可配置刀片服務器,支持虛擬WEB應用服務器,防火墻分別接入運營商專線,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相互冗余,配置網絡負載均衡器,分別用于外網對云的訪問負載平衡和內網對云的訪問負載平衡。整個云平臺采用VMware的vSphere為基礎平臺建設,通過vCenterServer進行統一管理。
11、IBMS智能建筑管理系統
在弱電各子系統之上,設置一套IBMS智能建筑管理平臺,主要集成通訊自動化系統中的公共廣播子系統、多媒體會議子系統,安全自動化系統中的視頻監控子系統、報警及求助子系統、門禁管理子系統、停車場管理子系統、智能梯控子系統、電子巡更子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中的設備檢測與管理子系統、空氣品質監測子系統、能源檢測分析子系統、智能照明控制子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中的多媒體信息查詢及發布子系統、智能卡應用子系統,以及機房監控系統,并預留與消防聯動的接口。
管理平臺對各子系統模塊進行集成,并提供統一的登錄、管理以及業務瀏覽界面。用戶僅需通過客戶端登錄綜合化管理平臺即可統一管理和集中查看所有弱電子系統,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同時,本系統向智慧服務平臺提供基礎數據(例如:停車場空余車位信息、環境檢測傳感器發回的信息、門禁信息等等),并接收來自智慧服務平臺的信號,聯動各子系統進行相應動作。
12、視頻監控系統
視頻監控系統采用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前端攝像機分辨率不低于720P,重點部位攝像機采用1080P,并配置SD/TF卡用作前端存儲,存儲時間不低于6小時。前端攝像機主要設置在室外園區出入口、室外人車行主要通道、室外集中停車位、室外候車區、地下車庫出入口(包含車行出入口、人行出入口、自行車庫出入口)、地下車庫車行主要通道、商務樓與外界相通出入口、商務樓各樓層電梯廳、商務樓各樓層樓梯間、商務樓各樓層平臺出入口、商務樓屋頂出入口、財務室、檔案室、消防監控室、電梯轎廂等重點部位。整個監控系統網絡傳輸采用二層結構,前端攝像機匯聚到就近的接入交換機后,接入交換機直接至消防監控室的核心交換機。消防監控室內通過磁盤存儲主機、解碼器、顯示大屏完成對監控圖像的存儲、回放、顯示,系統監控圖像存儲時間不低于30天。
13、視頻周界防范系統
視頻周界報警系統是采用視頻分析技術的周界報警系統。前端探測設備采用高清視頻入侵報警攝像機,前端探測裝置主要設置園區周界邊緣,構成全封閉虛擬周界“圍墻”,確保無盲區、無死角。通過在預先周界設定的警戒范圍內,當出現入侵行為時,前端集成的智能分析技術攝像機就會鎖定目標,將越界圖像和報警信息傳輸給消防監控室。
14、防盜報警系統
防盜報警系統采用總線制聯網型防盜報警系統。前端探測設備采用紅外幕簾探測器和緊急按鈕等裝置。防盜報警系統采用485總線傳輸,將各個報警信號傳輸至消防監控室內。
15、電子巡更系統
本電子巡更系統采用離線式電子巡更系統。保安人員手持巡更感應器。在規定的巡邏線路,在指定的時間內巡查各個巡更點位,并記錄在巡更感應器中,通過消防監控室內管理電腦查詢、檢測安保人員的出勤和完成成果。
16、一卡通管理系統
16.1門禁管理子系統
門禁管理系統采用TCP/IP架構。前端門禁設備的設置可分為2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開放商及物業單元內的所有辦公區域需要全封閉管理,各重要機房、庫房、出入口、消防監控室設置門禁點位;第二部分為配合電梯控制系統而設置在各個樓層樓梯出入口的門禁,限制人員隨意躍層。前端設備接入門禁控制器內,門禁控制器通過設備網絡接入到消防監控室內的管理電腦。并且門禁管理系統與消防進行聯動,當消防報警信號發生時,對應防火分區的所有門禁聯動失效。
16.2訪客管理子系統
通過設置在公共大堂接待處的訪客管理系統,來實現對外來訪客進行統一的進出管理。系統通過掃描儀掃描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高清攝像機拍攝記錄外來訪客人員的視頻圖像,進行身份登記確認,核對無誤后發放臨時授權卡,通過臨時授權卡,結合電梯控制系統、門禁管理系統、速通門等來實現一卡通管理。系統還可提供來訪人員信息記錄和報表;支持訪客卡回收功能、黑名單功能等信息。
16.3考勤管理子系統
系統可實現員工的考勤數據采集、數據統計和信息查詢過程自動化,進而實現人事、行政等管理的自動化。物業管理方的工作人員的出勤、遲到、早退、請假、加班、出差等狀況需要記錄;產權分割單元內的辦公區,員工的考勤由出租后的業主自行設置,大樓預留接入功能??记诠芾硐到y利用現有門禁讀卡器做考勤來收集人員的考勤刷卡信息,通過考勤管理軟件對每個員工的出勤情況進行記錄、管理、報表打印等。
16.4消費管理子系統
消費管理系統在產權分割單元的零售商業網點、自持單元的員工餐廳等處,設置消費機。以計算機管理為核心,以非接觸式IC卡為信息載體,以消費機為消費終端的全新智能收費管理系統。消費者只需持一張經過授權的IC卡,感應讀卡,即可完成各種消費的支付過程;而系統在后臺強大的軟環境和完善的硬件基礎上完成信息加工處理工作,統一進行IC卡的發行、授權、取消、掛失、充值等工作,并可查詢、統計、清算、報表、打印各類消費信息及其它相關業務信息。
16.5電梯控制子系統
通過對大樓電梯的統一控制管理,來實現對進出辦公區工作人員、來訪人員的實時管理,同時在遇到火警、匪警等特殊情況,系統將自動釋放或關閉電梯所有使用權限。長期工作人員由管理中心統一發放授權卡(僅授權工作人員辦公的樓層權限),外來訪客人員進入大樓后,需到一層的大堂接待處,通過訪客管理系統確認信息后,發放臨時訪客授權卡(僅授權訪客探訪的樓層權限)。
16.6停車場管理子系統
停車場管理系統采用TCP/IP的架構方式。本系統采用視頻車牌識別進場技術和IC卡輔助認證的方式,實現無需停車,自動識別,方便進出,出口通過車牌識別自動計費;對于車牌無法識別或模糊的車輛可以通過控制機取卡,近距離刷卡方式,進出停車場。同時預留和園區智慧平臺對接接口。
17、車位引導系統
車位引導系統利用超聲波探測器檢測車位的有無,并通過安裝在出入口、車行道路交叉口的車位引導屏,快速引導司機將車停入指定空車位。在每個車位都設置超聲波探測器及信號指示燈,當指示燈為紅色時表示車位占用,當指示燈為綠色時,車位空余,為車主提供清晰可見的車位剩余,提高車位利用率。同時預留和園區智慧平臺對接接口。
18、室內人員定位系統
系統是采用基于RFID技術的人員定位系統。在地下室三層至地下一層自用區電梯廳和一層大堂內設置人員定位系統,監測該區域的重要人員和貴賓的出入、活動情況。為重要人員和貴賓配置徽章標簽。通過集成一卡通系統,實現快速通道自動放行,專屬門禁識別開門,電梯自動預約呼叫等功能。
19、樓宇自控系統
采用樓宇自動化系統,利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系統,實現對所有機電設備的集中管理和自動監測,就能確保大樓所有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同時提高大樓內人員的舒適感和工作效率。
同時在公共區域設置室內空氣檢測系統,實時檢測室內PM2.5和CO2濃度,并向樓宇自控系統提供數據,聯動調節。
20、智能照明系統
在辦公區域及公共區域,通過智能燈光控制系統的應用,可根據每天不同的時段室內外環境光照的不同特性,通過系統的感測及控制,使室內的光照度恒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盡可能提供舒服性的同時降低整體能耗。
21、能源管理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主要對寫字樓內產權分割辦公區域、不可分割辦公區域、公共區域的電、水、空調進行遠程計量,系統自動采集現有遠傳水、電表明細用能信息,透過數據采集器,經系統數據網絡傳送至主機實現對組織用能情況的實時監測,一旦發生需量越限、功率因數過低等情況,及時發出告警提醒用戶處理。
22、機房工程
園區建議設置2個以上的弱電機房,即計算機網絡中心和通信總機房和消控監控、廣播、安防機房。機房均設計防靜電地板、供配電、照明、UPS備電、防雷接地、機房監控,對信息網絡機房還需配置氣體滅火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