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最不愿意做哪種項目?平時在我們弱電VIP群里也經常討論到,本期我們就來扒一扒哪些項目讓項目經理“犯難”。
如果項目經理忽視任何一個項目因素,項目管理都可能出現問題。以下五種類型的極端項目盡量要少做。
一、救火型項目
“客戶需要該系統在XX時間之前必須完工!”當甲方這樣把工面目交給你時,你多半會采取救火的方式:時間是唯一要考慮的因素。
有經驗的項目經理,會趁機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并與客戶討價還價,設法減配項目的功能。即便如此,項目的風險還是很大,你需要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經常尋求幫助。但這樣的項目,即使最后過關,項目的質量也根本沒辦法保證。
二、盲目型項目
由于對項目所需技術沒有足夠的認識,通過道聽途說或理想化的項目功能需求,很多想法沒有技術與產品作依據,因為不成體系和不具體,也就無法取舍,但又有“做到行業領先”的決心,把各家產品的功能大集成,所以項目的內容極多。
大概甲方也知道內容比較多,所以在時間和人力投入上還是比較配合的。但由于需求本身有問題,所以這類項目的質量不會很高,風險也比較大,做出的結果往往與甲方所理想的相差甚遠。
三、吝嗇型項目
項目本身預算不高,且要求又高,點位又多,各種設備的選用都要精打細算,甲方不想投放太大的成本,但又對項目有嚴格的要求,一切交給項目經理想辦法。
由于預算不高,項目經理難以找到質量與價格之間的平衡點,做項目處處犯難。關于項目預算,我們弱電vip群中也是項目經理的熱門話題。
四、墊資型項目
大公司這種情況比較多,因為大公司項目比較多,流程復雜,經常款項不到位。
一個項目開始,首先要墊付款,很多項目經理一看,項目比較大,錯過可惜,就貿然墊資,結果項目進行一半,各種款項還沒有到位,先墊資后付款,結果掉坑里,很長時間都爬不起來。
五、完美型項目
“完美”并不是說項目的管理上完美,而是在項目質量上追求完美。常見于“個人項目”,通常出于個人愛好,想做個“先進的東西”,設計與方案改了又改,對質量和功能要求很高,而且不需要考慮時間和成本,乙方不斷的陪著甲方反復折騰,怎么樣修改,甲方都感覺少了點什么。
這種項目最終能夠做到甲方滿意的少之又少。
好的項目大體相同,失敗的項目各有各的問題,上面總結的是五種類型的極端情況,現實中更多的情況大家可以補充。